首页>基层信息>市区快报
成就陈皮产业“飞驰人生”,新会工会“专属”零工市场服务“热辣滚烫”
时间: 2024-04-12          来源:新会区总工会(邹景云)
分享:

近日,新会区总工会与新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打造的新会区陈皮产业链零工就业服务中心和新会区(天禄站)揭牌启用,陈皮产业有了“专属”零工市场。

“新会区陈皮产业链零工就业服务中心和新会区陈皮产业链零工就业驿站扩大了我们的招工渠道,对于解决陈皮产业季节性招工难问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新会区泓达堂陈皮茶业有限公司厂长陈万享表示。

这是新会区立足本土特色产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要求和中国工会十八大关于加强工会就业创业服务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新会区服务“百千万工程”、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神来之笔”。

陈皮产业高速发展  用工难成为“拦路虎”

“现在正值新会柑开花的时节,平均下来,每十亩地需要请5到6名工人开展喷药保花以及日常农事工作。”陈万享说。

3月份保花保果;5月份梳理果胎;7、8月份采摘小青柑;10月开始到冬至采摘、开皮……陈皮产业的用工需求变化较大,具有季节性与阶段性强的特点。

“每年的4月、 8-9月、冬至后到3月份是陈皮产业的空窗期,加起来有超过4个月的空窗期。对于企业而言,保持大量的长期工并不现实,这部分的劳动力缺口需要通过聘请大量的临时工即‘零工’来解决。”陈万享介绍。

“每年2月至12月是新会柑花(果)采摘、柑皮制作旺季,从新会柑果到新会陈皮,需经过洗果、开皮、阴干、反皮、晒制、仓储、翻晒、陈化、炮制等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相关陈皮生产企业和个人需招募大量临时工以应对庞大的陈皮制作工作。”新会区陈皮产业链零工就业服务中心主管潘暮婵表示。

近年来新会区大力推进新会陈皮产业发展,成功创建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陈皮产业链不断延伸。2023年,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预估值达230亿元,产业园年总产值达112亿元,柑农直接收益15.6亿元。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全区新会柑种植面积达15.03万亩,产业园内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商事主体超10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带动全区7万人就业。随着陈皮产业的做大做强,陈皮用工需求逐年增加。

去年12月,由新会区总工会牵头组建的新会区陈皮产业链行业工会联合会揭牌成立,首批共有9家知名陈皮企业入会,涵盖陈皮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该会将在劳工权益、技能培训与提升、制定生产健康与安全标准、促进行业内部企业合作、政策倡导与参与、培养行业新人才、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方面发力,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陈皮产业链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后,许多企业反映在招工方面遇到了困难。为了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区总工会积极探索创新,从陈皮产业链出发,为“陈皮零工”就业搭建平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每年第四季度是陈皮产业的用工高峰期,同时也是我们最头疼的时候。特别是丰收的年份,各大陈皮果园都会开启‘零工争夺战’。”陈万享说。“以前,我们的招工大多前往各个乡镇设立招聘驻点现场招聘,求职者大多是45岁到55岁的附近村民。随着老一代陈皮工人老去,新一代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肯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许多企业招聘零工遇到了困难。”

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是求职者在家乡就业难。如何让企业和求职者精准对接成为一个难题。

家门口的“零工驿站”让群众就业“触手可及”

今年1月份,为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本月,广东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3月21日,由区总工会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打造的新会区陈皮产业链零工就业服务中心和新会区(天禄站)揭牌启用,陈皮产业有了“专属”零工市场。

根据省就业驿站建设指引,陈皮产业链零工就业服务中心经过了慎重科学选址。它位于新会区今古洲,内部面积达130平方米。其中,设置了干净舒适的休息区,配备有充电设置、卫生间以及饮用水和无线网络设施等,为灵活务工人员在求职途中提供一个舒心的落脚点。

同时,于去年12月成立的新会区陈皮村就业驿站设有岗位推荐、培训指导、信息发布、政策宣传、就业维权等功能,利用信息化,群众通过扫码即可了解相应的岗位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对于那些年龄较大、不善于使用手机的灵活用工人员,驿站还提供现场指导群众手工填写“一对一”就业服务登记表,线下收集群众求职意愿,直接与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对接。当月,新会区组织42家陈皮产业企业在陈皮村广场举办2023年新会区金秋陈皮产业链专场招聘会,提供674个岗位,涉及开皮工、翻皮工、柑场管理员、陈皮包装工等多种岗位,活动现场吸引各类求职者入场1600多人次,现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26人。

“接下来,‘零工驿站’将从一个中心、一个站点出发,以新会区陈皮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如茶坑、天禄、梅江、东甲等村为基础向全区辐射,每个产区都计划建成‘陈皮零工’就业服务站点,为灵活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宣传、求职登记、岗位推荐、就业培训、权益保障等多元化服务,让从事‘陈皮零工’产业的7万多人找到了家的归属感,实现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向奔赴。”新会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主任吴灏远表示。

工资有标准中心可垫付  企业可月结压力“冇咁大”

“前年10月,我找到了一份开皮工的岗位。每天工作6.5小时,计件算钱,每件1元。而我同村的乡亲,在另一个镇工作,按照工作时长算钱,同样的工作酬劳差距较大。”求职者廖钊旺表示。

“招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公司去年招聘翻皮工,按照18元一小时……而隔壁镇企业工时费却是14元。”新会好物总经理关国雄表示。

以前,因工作地点不同,工作酬劳也有不同,劳动报酬的标准不一一直困扰着企业和求职者。

新会区陈皮产业链零工就业服务中心成立后,用工和薪酬标准更加规范、透明,企业可以开出更合理的市场价,求职者也能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

困扰企业的还有,零工结算工资一般为日结,企业每天需要准备大量的现金,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压力较大。新会区陈皮产业链零工就业服务中心提供工资垫付服务,可以由服务中心垫付15天的工资,企业半月一结,大大缓解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陈皮产业链零工就业服务中心通过“零工驿站”的“小切口”,做好服务“零工就业群体”的“大文章”,为灵活务工人员高效率、低成本、安心放心的实现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暖心服务。

“我们要把全国总工会关于工会工作‘服务化、体系化、品牌化、创新化、数智化’的要求融入到‘工会帮就业’行动当中,今年,新会区计划新增5个站点,编制全区的‘就业驿站’地图,致力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与人社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为劳动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精准的就业服务。”新会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冯培枝表示。

新会区陈皮产业就业零工就业中心负责人黄庆松表示:“在新会区的陈皮产业中,零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是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和就业形式相对特殊,往往面临着劳动侵权、福利待遇差等问题。将零工纳入工会会员属于我们的一项新举措,他们可以享受到工会提供的劳动法律咨询、职业发展指导等,工会还可以帮助他们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我希望通过工会,可以给予零工就业者更全面的服务和保障,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