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门市总工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市基层治理第一次工作交流推进会精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蔡汉文主持会议,市总党组成员、机关各部门及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
党组会议现场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反复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市委陈岸明书记强调,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始终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提高政治站位,各级党委书记要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书记工程”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切实落地实施;要把准正确方向,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以网格化为抓手,加强为民服务、应急管理和智慧治理三种能力建设;要高效率推进,结合江门本地基层治理工作实际推动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江门力量。
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工作部署及陈岸明书记讲话精神,不断聚焦职工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探索党建带工建的网格化服务治理新模式,进一步创新工会基层治理参与方式,延伸工会服务触角,让各级工会组织“动”起来,履职“活”起来,工作“实”起来,加快推进“一站式、综合性、普惠化”工会精准服务,为深化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工会力量,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议明确,要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职工参与基层治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投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以党建工作为切入点,打通联系职工“最后一公里”。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的优势,进一步夯实工会围绕党建工作基础,将工会工作与当前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密联系,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切实做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到哪里,工会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工会组织建设成职工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职工之家”。今年以来,市总工会将投入资金50余万在全市打造2-3家全国一流的职工服务中心,不断将工会服务向基层延伸,向一线职工倾斜,实现“一中心一亮点,一驿站一品牌,一小家一特色”,真正做到工会组织“阵地全覆盖、需求不设限、服务零距离”。
二、以建会入会为着力点,赋能侨都发展“最后一公里”。
继续抓好建会入会工作。创新入会方式,强化服务吸引,深入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通过抓住关键“单独建”、大力推进“行业建”、做好区域性工会联合会“兜底建”等方式,大力消除“空白点”和“盲区”,聚焦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重点群体,进一步扩大组织覆盖,新建企业工会 670 个,实现100人以上企业建会“全覆盖”,50 人以上的企业建会率达 85%以上。成立市县两级新业态行业工联会,发展新业态会员16000人。加强与民政部门协同联动,合力推进社会组织建会工作,突出“两新”组织建会,探索推进村(社区)工会组织体系建设,发展会员38400名。今年以来,市总工会加大基层走访调研力度,深入蓬江、鹤山、台山等地,实地了解新业态企业组织架构和平台运营情况,积极探索推进新业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提升工会服务劳动者的影响力,切实在全市构建起一张网、一条线、一站式的新业态工会组织服务网络。
三、以网格管理为突破点,助推主席履职“最后一公里”。
工会组织以网格化管理供给职工精准、普惠、高效的网格化服务,从“网”到“格”、又从“格”到“网”,做到一网“打”尽,让每一位职工,都体验到加入工会的好处。同时以网格化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起一体的信息化社会治理服务平台,有效解决部门之间条块分割、信息屏蔽、相互推诿、责任缺失的问题。由各级基层工会主席和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担任网格员,更能够充分发挥好基层工会主席劳资纠纷第一报告人、第一调解人作用,可以及时关注、定期报送、分析企业劳动关系发展态势,建立网格内重点行业、企业劳动关系排查台账,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阶段,真正实现“一张网”全覆盖,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
四、以职工满意为落脚点,夯实惠民利民“最后一公里”。
以深化工会会员网上评议工会主席、评议行政执法活动为抓手,引导会员参与民主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推动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提高职工代表履职能力,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不断丰富工会参与全过程民主实践。目前,江门市10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去年已经通过江门智慧工会平台全面完成了职工民主评议工会主席活动。2305家企业的无记名评议结果显示,职工对自己所在企业工会主席的满意度最高的达到100%,最低的达到80%。江门各级工会充分利用智慧工会这一平台,将民主管理从企业延伸至社会层面,通过链接资源,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广泛深入参与到政府执法、基层工会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务中,让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越发得到彰显,也进一步将工会触角延伸至最基层,进一步激活了基层治理活力。
电话:0750-3329629 职工维权:12351 职工法律:0750-3276220 职工心理:0750-3323330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白石大道126号
版权所有:江门市总工会